MY BLOG

Welcome to the blog of Joy

Team

Team 团队

What makes a good team, Nov 5, 2021

大学里和不同的小组合作过 当过咸鱼 也carry过全组 有的结业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也有的学期未满便撕逼到需要教授调停(往往是由于分工不均) 我常常想 到底怎样才能组成一个好的团队呢 思来想去还是trust ... trust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记得毕业后入职高盛的onboarding大会上 一个管理层的姐姐分享 ”think about what you want for the 1st thing when others think about you“ 还有之前一次实习生和公司CEO David Solomon见面的会上 大家问他 实习生应该注意些什么 David看似所答非所问 他问大家 你们记得之前合作愉快/不快的人么 当然 他继续说 那么大家现在的表现也会被现在周围的人所记得 大意就是 这个印象会一直跟着你 be thoughtful 所以 一个人的brand/品牌很大地影响到了一个人的可信度 那么什么是trust呢 我很喜欢的一个码农博主tech lead的一次分享有三点我深有体会 第一点是consistant good quality 第二点是真正的好不是自己说自己好 而是别人说你好(原话是When you're good at something, you tell everyone. When you're great at something, they'll tell you.) 第三是宣传力度足够 首先第一点 可以类比到为什么人要守时或者靠谱 因为大家会基于你过去的行为而对你的未来有个合理的预判 如果你反复无常 至少在关键节点 大家不会想和你合作 因为你的品控无法保证 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别人有约时从不迟到 我宁愿做白等30分钟的傻子 也不愿意砸了自己的招牌 同样的 饭店万年不换的厨子 连锁的星巴克 一个意思 品控有保障 大家往往会潜意识里第一个想到不会踩雷的你 值得注意的是 consistant good quality也不可太绝对 比如有一次朋友介绍了一个大牛逼和我做队友 本来喜滋滋想着躺赢的 结果guess what?最后作业大部分还是我做完的 为什么呢 不是大牛不牛 是他把精力都花在了另一节博士生的研究课上面 如果你问他博士研究小组的队员合作体验 他们一定赞不绝口 这个队友不要命似的一直出成果 但是作为他的一节普通课程的队友 我就会经常面临三天联系不上他的情况 所以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有时候人的注意确实暂时会优先放在另一个地方 第二点 王婆卖瓜自然有娱乐性 不过没有多少说服力 但是如果有客观公正、甚至业界认证的第三方肯定 就会有重量许多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会拼尽全力进名校 名企 因为他们都是闪光的certificiates/validations 一路名校名企的人总不会一直有狗屎运相随 越激烈的选拔过程 越是对这个人品质的保证 还有一点就是个人名声 即便某个人黄金学位证书在手 如果在朋友嘴中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 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 终究也寸步难行 第三点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难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自己空有一身本领却难觅伯乐 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英雄的叹惜 何不借着时代的东风 让自己多多暴露在伯乐的视野里呢 这些是tech lead的分享 我自己也有几点体会 我有时候在想 以我们的精力/地位 很多时候很难匹配到“最好”的团队 况且“最好”本身也千人千面 可惜的是往往我们在挑选“最好”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以至于一直无法迈出第一步 其实 选择一个“次优”的团队 择日起航 路上大家互相扶持 未必不能驶向更远的地方 就好像我高中毕业那会儿 大众点评刚刚在我的城市兴起 当时为了0.2分的评分差距 或者少那么几千个评分 大太阳天放弃家门口的店打车去离家半小时的美甲店 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被收了不少智商税 殊不知背后有专业的刷单团队(后来上大学时我执意要学NLP 做一个筛选真假评分的软件 这就是后话了)去美容店是个小事 但是仔细想想 这小小的一个选择又有多少的普适性呢 我私以为 只要团队里的成员在需要的业务能力上有灵性 就可以给予他们信任 而这一点 是我在21年一个短暂的团队合作中体会到的 -- 我们的中介是一个50多岁已经退休的白人姐姐 她刚入行不久 手上没有太多的客户/推荐 但是她有自己的优点 每次预约看房的时候总是准时且约到很早的时间 沟通方面也十分到位 不过可能由于我们这里民风淳朴 她在对方中介打来的烟雾弹中总是无所适从 但是没关系 我可以和卖方斗智斗勇 最后的合作有惊无险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她的回头客 关系也超越雇佣关系之上 我相信我们会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这次经历中我体会到 1. 在我们这个小城 甚至在所有地方 态度对了 就战胜了大部分人 只要想干、肯干 就有机会 因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大部分人并没有那么想干 更没有那么想干好 这个感受同样也适用于我自己的工作 我经常以中介的故事来警戒自己不要摸鱼 2. 利益的确是个很强的驱动力 这次交易中我自己可能都不是最上心的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不是 但是中介、律师、保险、贷款方 说上赶着都不过分 他们在为我们 为我们共同的利益奋斗 就好像我们是一群猎人 我捕捉到一条驯鹿 但是拖不动 我分享给同伴 大家都有肉吃 同伴便也尽力地帮我拖拽猎物回巢 那一刻我突然间很想一直为大家捕捉猎物 3. 每个人都曾经是个新手 包括我自己现在就是个刚毕业的工程师 但是缺少经验并不是deal breaker 甚至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也不是 只要团队力量可以互补 大家仍然可以合作愉快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类似的体会 作为新人阶段 被安排了一个相对重要的任务 完成后大家由衷地称赞带来的满足感 这种力量会鼓舞我们继续向前 而这种对新人的信任和认可也算是火炬代代相传吧)所以 stay an open mind 如果可以激发到每个队员心中的小宇宙 让他们“原力觉醒” 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那么 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这也是所谓的“草根英雄” 4. trust是在长远的合作中不断建立起来的 这一点又印证了tech lead说的第一点 在持续的合作中中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我愿意做她的回头客 也愿意把她介绍给我们的朋友 我还在zillow review上写了大好评 你看 做好tech lead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第三点也便纷至沓来 我爸爸一直跟我讲一件事“钱聚人散 钱散人聚” 我本身是个对钱财无感的人 散播出去本身就对我不难 我要把“钱”换成更加广义的好处 不管这好处是机会、快乐、知识、经验、爱或是别的什么 我愿意把它们分享出去 希望可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信我 一起走下去 Disclaimer: 如若亲爱的读者不喜欢我的中英混用 觉得我四不像 甚至在装逼 很抱歉 我只是没有找到词能达意的中文词 比如thoughtful这个词 若是翻译成“注意”或者“当心” 多了些警戒成分 若是翻译成“时常想着” 又缺了那种放在心底的深意 就好像调色盘 灰色也有50个度 我只好用个这个各色调混合更到位的英文词了

Comments   0


StableMatching

Stable Matching

Thought about dating from the algo Nov 5, 2021

第一次学stable matching algorithm的时候只觉得新奇 后来年龄大些当了助教 有了更多的人生体会 越发喜欢起这个朴素而普适的算法 ... 小时候总是被长辈教育女孩子要矜持 不能主动 现在看来妥妥的PUA 不论他们是发自内心还是递刀者 他们的论据往往是以下几点 1. 男性是捕猎者 他们喜欢也习惯于寻找猎物 女生主动出击有悖天性 2. 自己选择的往往最香 上赶着的女生男生不会珍惜 3. 主动追求的一方在感情中往往会因先手的劣势而处处受挫 比如吵架时对方可以说 “当时要不是你死乞白赖死缠烂打 我当时追求者无数哪儿轮得到你 当时真是眼瞎了”云云 我的看法没有那么复杂 我单纯想的是 先行的一方是选择者 在我看来 选择一方带来的优势碾压以上的三个问题 如果使用得当 这些问题甚至自己会消失 不值一提 比若 “主动”也不意味着“上赶着” 率先释放足够的信号也算一种主动不是;如果在接触中足够打动对方 先行者也会成为对方的“选择”; 至于翻黄历式的争吵 只要情绪控制得当便压根就不会发生 数学是个建模的过程 当然无法完全模拟现实 但是可以梳理好思路 就好像泰勒展开 先定主调 再一层层叠加复杂度 也可以模拟得足够好 下次有机会可以继续聊聊Greedy和DP

Comments   2

StableMatching

Owning House in Bay Area

How I save $100k due to mistakes made by seller agent Aug 15, 2023

卖家中介的连续两次错误 让我省了10万买到了梦中情房?太离谱了吧 ...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周五晚上5点 终于下班了很开心 准备去和朋友们约饭 因为突发头痛没去躺着刷zillow 发现我关注的区域刚刚上新了个房子 户型年份都是我很喜欢的 价格很美丽!100万 不是真实价格哦 就是easy scale方便你理解哈 隔壁同户型去年同期110万卖掉的 相当于打了9折 但是我还是有两个顾虑 1. 这个铁定是钓鱼价格 引bidding war的 最后成交价格会不会很离谱 2. 照片上房子光线非常好 格局又宽敞 会不会是照骗呢 但是由于价格实在太美丽 我还是给我的agent发微信下了offer 第二天周六open house去看了房子 实物竟然比照片还好 我跟listing agent聊了下 留个好印象 赶快跟我的agent update 周一早上直接加价出到105万6 因为我计算合理价格区间是102万到107万之间 这样我出一个higher spectrum的价格 如果中了 我也小赚 主打是waive all contingency 然后房子list出来4天内就拿到满意offer 卖家中介update说要加一周的open house 看来还是想再蹲蹲更好的offer 或者看看有没有bidding war抬升下价格 虽然有点小失落 但是只能静待下一周 好消息是正好下一周是memorial day 很多人有出行计划 open house人会比较少 第二周open house之后他们出了个周三5PM的offer deadline 临近deadline都没有update 让我的agent去问 对方说有个跟我情况类似的人出了107万3 然后30% down 问问我们要不要加价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高于这个房子合理价位的higher end spectrum了 但是还是在合理范围内 因为真的很喜欢这套房子 不想放弃 所以决定还是再冲一冲 我和agent商量 如果我们出108万 对方大概率也可以跟 出个108万2这样 那我要不要继续跟呢 这样的话双方就都很被动 卖家看我们打架 所以最好出一个有震慑力的 对方觉得要战胜我又要加很多价格 而那个价格已经不合适了 所以我们出了108万4 对方没有跟 我们拿到了房子 事后跟卖家中介聊选择我们的原因更多还是因为我们已经把所有documents都签好字了 而且价位已经满足了卖家的心理预期 卖家也想尽快close 而且我们诚意满满 list出来3小时内出offer 周一加价到一个不错的offer 最后offer又满足了卖家的预期 主打一个真诚吧 不会反悔或者出问题导致房子还要back to market 那为什么我说卖家中介的两次错误导致我省了10万呢 是因为隔壁邻居有一户跟我家户型类似的 差不多时间上市的 卖出的价格是120万 我认为这个房子合理的价位就在102到107万这个区间 120万我觉得是有点高了 那为什么同样的房子同样的时间可以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呢 两个listing agent的几个行为导致了卖价的大不同 什么事情是我们做错的 对方做对的呢 首先我的listing agent是周五5PM把房子上市的 这个时间大家结束了一周的辛苦工作 有着开始放松娱乐的心态 不太会关注房子 而且一般周三周四会上市很多房子 大家可能已经做好了周末的规划 第二就是第二周open house正好在一个holiday weekend 影响客流量 当然这个也不完全是中介的失误 我签字的时候发现卖家是一对couple 卖家老公在周三晚上5点就已经签好字了 而卖家老婆是在周五早上8点才签字的 可能这也影响了中介投放到市场的黄金时间 我后来从邻居那里了解到 卖到120万的那套房子的中介 给小区每一个业主都发了广告 请大家去这套房子看一看 送小点心吃 导致那套房子看的人很多 毕竟大家饭后遛个弯就能进去看一眼 拿点小点心 何乐而不为 我的邻居说 去open house的时候就感觉那位卖家中介很有能力 而最绝的是房子售出后这个卖家中介又给小区里每一位业主发了poster 说这个房子卖出了20% beyond ask price的好战绩 以后大家卖房也可以找她 我真的是不得不服 拍手叫绝 活该钱都让人家赚了 真的是一鱼三吃 一点不浪费 真的绝

Comments   2

Joy 无欲则刚 无为而治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既然有看客 便更下去 也给自己一个让别人了解的机会 如若我的文字可以打动或者温暖一些人 也足够 希望可以向希区柯克学习 讲好故事给你听



Tags

Real Estate Programming Travel Dallas Aesthetic Badminton Photography Shopping Games